“今年油菜怎么管”关键技术明白纸
发布时间:2025-10-30
9月至10月中旬,江淮、沿淮淮北地区遭遇持续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造成较大影响;沿江及皖南部分地区自10月初持续干旱,导致旱地墒情不足,造成我省油菜播期整体较常年推迟10天左右,迟播油菜占比偏大。当前油菜播种接近尾声,田间管理正全面展开。针对目前苗情,田管工作应重点加强“调、控、防、促”,通过促弱转壮,确保安全越冬,为明年丰产夯实基础,具体技术如下:
一、“调”就是要“调水调肥”
对于过湿田块,应抓住近期晴好天气,及时清理三沟,排水降渍,为油菜根系生长创造良好土壤条件。对于干旱田块,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灌半沟水渗厢的方式进行灌溉,至厢面全部潮湿时即排除多余水分。迟播油菜苗小苗弱,需提早“施肥促长”,三叶期亩施尿素5~10公斤提苗,促进秋发。冬至前后,结合中耕重施腊肥,每亩追施尿素4~6公斤和复合肥5~10公斤。
二、“控”就是要“严控杂草”
坚持“封杀结合、治早治小”要求,严控杂草。播种后48小时内或移栽前2~3天,选用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等药剂,均匀喷在土面上封闭除草。对封闭效果不佳的田块,可在杂草2~3叶期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烯草酮等药剂防治日本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选用草除灵、二氯吡啶酸等药剂防治猪殃殃、牛繁缕等阔叶杂草。
三、“防”就是要“防病治虫”
旱生虫,涝生病。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做好病虫监测。提倡“药剂拌种”,预防苗期病虫。苗期重点加强蚜虫、菜青虫、小菜蛾以及霜霉病等病虫防治,及时选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内吸性药剂防治蚜虫,用溴氰菊酯等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或用福美双防治霜霉病等。
四、“促”就是要“促健促壮”
长势旺或密植田块于3~5叶期喷施烯效唑或多效唑,控制旺长,防止高脚苗,提高油菜抗寒性。五叶期和冬至前后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肥、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促进油菜稳健生长,培育冬前壮苗,确保油菜安全越冬。
来源: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