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安徽省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5-07-15]      视频摄录设备项目询价采购邀请函 [2025-06-12]      关于举办2025年全省种子法律法规培训班的通知 [2025-06-05]      关于规范品种宣传的提醒 [2025-05-12]      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展示观摩活动安全管理的通知 [2025-05-0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农作物优良品种测产服务工作的通知 [2025-04-16]      关于自行组织观摩2024-2025年度冬油菜展示示范品种的通知 [2025-04-16]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5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5-04-15]      关于举办2025年安徽省种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2025-03-24]      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5-02-24]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5年度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的通知 [2025-02-14]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的通知 [2024-12-25]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种业创新暨水稻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11-2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种业创新暨水稻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10-09]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征集2024—2025年度冬油菜展示评价参展品种的通知 [2024-08-22]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告 [2024-07-16]      2023-2024年安徽省小麦新品种展示综合评价结果发布 [2024-07-09]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示 [2024-07-08]      关于举办种子法律法规培训班的通知 [2024-06-28]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5-22]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04-07]      关于举办2024年安徽省种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2024-03-13]      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4-03-1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签订种子企业诚信自律倡议书活动的通知 [2024-02-23]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4年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的通知 [2024-02-21]      关于举办2024年安徽省种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2024-02-21]      电脑设备项目询价采购邀请函 [2024-01-22]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的通知 [2023-12-06]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种业创新发展暨金融支持种业振兴大会的通知 [2023-12-06]      电脑设备项目询价采购邀请函 [2023-08-07]      关于举办种子企业加工贮藏、质检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2023-07-1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2023-05-08]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关于品种管理的问卷调查 [2023-05-08]      关于安徽省种子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人选名单公示 [2023-05-04]      关于申报2023年水稻不育系鉴定的通知 [2023-04-26]      南繁单位需求信息调查表 [2023-04-25]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3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论坛会的通知 [2023-04-17]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农作物优良品种测产服务的通知 [2023-04-10]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3年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的通知 [2023-03-13]      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3-02-20]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四届九次理事常务理事会议暨专家座谈会的通知 [2022-12-16]      关于做好会员发展和确认工作的通知 [2022-11-22]      关于召开2022种粮一体化产业发展论坛暨优质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的通知 [2022-08-01]      关于为会员单位做好农作物优良品种测产服务的通知 [2022-06-29]      关于2022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告 [2022-06-27]      关于召开2022瓜菜新品种展示暨全国南瓜新品种观摩会的通知 [2022-06-14]      关于2022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示 [2022-06-13]      安徽省种子协会转发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全省性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2022-05-06]                                                                                                                                                                                                                                                                                                                           
首页>新闻动态

    2025年全省小麦油菜秋种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5-10-11

      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降水偏多,气温偏高,但总体上有利于小麦适期适墒播种。各地要紧紧围绕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把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推进落实秸秆还田、深翻深耕、精细整地、种子处理、镇压保墒“五大”技术措施,强化适期、适墒、适量、适深、适机“五适”播种,因地制宜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确保一播全苗,壮苗越冬,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

      一、优选良种

      依据当地生产条件、种植制度、产业发展需求,推荐选用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和综合抗性强的小麦品种。淮北地区选用抗寒性好、抗倒伏、优质半冬或半冬偏冬性的强筋或中强筋品种,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沿淮地区选用抗寒性好、抗赤霉病、抗穗发芽能力强的半冬性或半冬偏春性中筋品种,重点发展优质中筋小麦生产。江淮及沿江地区选用抗赤霉病、抗穗发芽、优质、抗倒伏能力强的春性品种,重点发展优质弱筋小麦生产。

      二、精细整地

      提高整地质量,抓好秸秆精细还田。推广大型农机,配套运用耕旋耙压整地技术,突出抓好深耕镇压技术落实。秸秆处理。秸秆还田的田块,前茬作物收获时,选用带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获机,秸秆切碎后均匀抛洒。精细耕整地。前茬收获后,沿淮淮北旱茬麦地区推广机械化深耕、深松作业,采取一耕(松)一旋或二旋的耕整地方式,耕深20厘米以上,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镇压耙实,踏实土壤。淮河以南稻茬麦地区,前茬秸秆还田条件下进行旋耕整地作业,秸秆离田的田块可不进行耕整地作业,直接复式播种作业。积极推广灭茬、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的复式机,可减少耕作次数、降低土壤失墒,提高出苗率;沿淮稻茬麦区采用反旋灭茬耕整地或机耕1遍再机耙;江淮丘陵麦区采用浅旋耕1~2遍整地或免耕机开沟覆盖。开好三沟。播后应及时机械开沟,沿淮地区田内沟深20~25厘米,畦沟间隔2~3米,腰沟间隔30~50米。沿江地区田内沟深30~35厘米,畦沟间隔1.5~2米,腰沟间隔20~30米。田外大沟一定要明显深于田内沟,深度60~80厘米。确保畦沟、腰沟、田外沟三沟配套,沟沟相通。

      三、科学施肥

      坚持种养结合,增施有机肥,提升地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缓释肥料等技术,改表施、撒施等传统施肥方式为机械深施,发展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科学施肥方式。淮北地区旱茬麦总氮用量14~16公斤/亩,前氮后移,基追肥比例7:3~5:5。磷(P2O5)6~7公斤/亩,钾(K2O)5~6公斤/亩,并全部基施。缺锌地块基施硫酸锌1公斤/亩。沿淮江淮地区稻茬麦总氮用量13~15公斤/亩,基追肥比例7:3~6:4。磷(P2O5)5~6公斤/亩,钾(K2O)6~8公斤/亩,并全部基施。缺锌地块基施硫酸锌1公斤/亩。秸秆还田的地块,要注意增施氮肥,以满足秸秆腐熟过程中所需要的氮素。

      四、规范播种

      坚持适墒、适期、适机、适量、适深播种,力争一播保全苗,培育冬前壮苗,确保安全越冬。

      1.种子处理。切实做好种子包衣或者药剂处理,科学选择药剂,最大限度避免“白籽”下地。小麦纹枯病等病害发生普遍的区域,选用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种衣剂;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区,选用含有三氟吡啶胺、种菌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成分的种衣剂;小麦根腐病发生区,选用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成分的种衣剂;小麦全蚀病发生区,选用含有硅噻菌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成分的种衣剂;地下害虫常发地区,选用含有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毒死蜱、辛硫磷等成分的药剂拌种或包衣;在病虫害混合发生区域,根据病虫种类选用以上杀虫剂和杀菌剂单剂混合拌种达到“一拌多防”的效果,或直接选用噻虫嗪·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吡虫啉·福美双·烯唑醇等复配制剂拌种。拌种时要根据具体的商品使用说明书,将药液对一定水量后,按照一定的药种比进行包衣处理。建议使用专用的种子包衣机械,进行快速、均匀地种子包衣处理,充分阴干后进行播种。

      2.适期晚播。在适期范围内,适当晚播,其中淮北地区10月15日~25日,沿淮地区比淮北推迟5~7天左右。江淮地区半冬性品种适宜播种期10月20日~30日,春性品种为10月25日~11月10日。抓住 “抓土成团、轻丢即散” 的最佳土壤墒情播种,播前墒情不足时提前浇水造墒,播后墒情不好及时补墒。

      3.适量播种。适期播种可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淮北地区亩基本苗控制在15万~18万;沿淮地区亩基本苗控制在16万~20万;江淮地区亩基本苗控制在20万~25万。如抢墒早播,应适当降低播量。超出适播期后,每推迟一天播种,亩用种量增加0.5斤左右。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和整地质量好、墒情足、播种期早的地块适当降低播量,反之适当增加播量。

      4.精细播种。可选用小麦精播机、旋耕施肥复式播种机或宽幅条播机+北斗导航播种,旱茬麦可示范推广机械整地、施肥、播种、镇压一体化技术,稻茬麦可示范推广开沟、旋耕埋茬、施肥、条播一体化技术。精准控制播种量,行距20~23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确保播种均匀,深浅一致。

      5.播后镇压。播种镇压是抗旱、防冻和提高出苗质量、培育冬前壮苗的重要措施。带镇压器的播种机要做到随播随压,不带镇压器的播种机播种后要用镇压器镇压。要保证镇压力度,确保镇压质量,做到土壤沉实,减少土壤透风失墒,促进麦苗生长,培育冬前壮苗。

      五、冬前管理

      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分类管理。对缺苗断垄严重的地块,及时补种补苗。对于整地质量差、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麦田,可在冬前浇水或降雨前进行1~2次镇压,使根系和土壤紧实结合,以利提墒保墒。对于冬前旺长麦田,可视苗情长势采用镇压器镇压2~3次,防透风、防冻害。适时化除。小麦3叶后大部分杂草出土,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要选择对路药剂,适时开展化学除草。江淮及沿江稻茬麦区要封杀结合,在墒情适宜时、于播后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化学除草。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施用。适期冬灌。越冬水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对墒情较差、悬根苗麦田,以及耕种粗放、秸秆还田的地块,要适时浇好越冬水,浇水后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

      油菜秋种技术

      在综合研判分析秋种期间气候形势的基础上,坚持以培育冬前壮苗为目标,按照以提高播种质量为重点的“四精四适”技术路径(精选品种、精细整地、精量匀播、精密田管,适期早播、适墒播种、适度密植、适时促控),抓好油菜秋种和冬前管理,确保一播全苗,壮苗越冬,全力夯实明年夏收油菜丰收基础。

      一、精选品种

      (一)科学选种。广泛选用含油量45%以上、亩产潜力200公斤以上的高产高油优质油菜品种。依据不同稻油轮作茬口,一季中籼稻、早熟粳稻区,推荐选用中晚熟、耐密植、耐渍耐寒、抗倒抗病性强、宜机收品种;单季中晚粳稻区,推荐选择早熟或早中熟、耐寒耐密、抗病抗寒性强的品种;丘陵和旱(坡)地等易发生冬春干旱或养分偏低地区,推荐选用耐旱、耐低硼的优质高产品种。根肿病易发新发地区优先选用抗根肿病品种。

      (二)种子处理。有条件的地区推荐播种前抢晴晒种1~2天,提高种子活力;选用噻虫嗪、吡虫啉、精甲霜灵、咯菌腈等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处理,现拌现播,可有效控制冬前蚜虫、小菜蛾、霜霉病、菌核病等病虫发生。可另加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混合拌种,提高种子活力和苗期抗性。

      二、精细整地

      (一)秸秆处理。前茬作物应尽早腾茬晒田,收割时尽量降低留茬高度。稻茬油菜种植区优先推荐采用离田的方式处理水稻秸秆;秸秆还田时,要做到切碎、撒匀。

      (二)翻耕整地。水稻收获后要及时深翻埋茬或深旋灭茬。推荐选用深翻犁深耕深翻,耕翻深度25厘米左右;不具备深翻条件的地区,整地时可根据秸秆还田量适当增加旋耕作业次数。旱(坡)地推荐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减少水土流失,保墒防旱。

      (三)开沟作畦。早开沟、深开沟,避免“断头沟”,确保沟渠相通。畦宽应与油菜种植、收获机械作业宽度相对应。畦沟宽25~30厘米,沟深15~20厘米;腰沟宽30~40厘米,沟深20~25厘米;围沟宽30~40厘米,沟深25~30厘米。

      三、精量匀播

      (一)适期早播。直播油菜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在适宜播期内宜早不宜迟,最晚不迟于10月25日,防止晚播油菜冻害加剧发生。江淮地区适宜播期一般在10月5日前后,淮北地区适当提早5~7天,沿江江南地区可适当推迟3~5天。移栽油菜推荐播种、移栽期分别在9月中旬、10月中下旬。

      (二)适墒播种。机械直播:适用于土壤偏砂性、排灌较通畅的田块。在播种机具选择上,应根据土壤墒情、前茬作物品种以及当地播种机使用情况,选择具有一次完成旋耕、灭茬、起垄、开沟作畦、播种、施肥等多种工序联合直播机,或少、免耕精量油菜播种机等。翻耕田块切忌在整地播种前灌水补墒,特别是稻茬田会增加整地难度,降低整地质量,延误最佳播期。无人机飞(套)播:适于土壤较粘重、墒情过于饱和的晚熟稻茬田块。因地制宜配合高畦降渍等方式,减少渍害风险。

      (三)适度密植。直播田块适播期内一般精量播种(种肥同播)亩用种量250~300克,无人机飞播、人工撒播亩用种量300~400克。晚播飞(套)播田块亩用种量可增至500克以上。种子用量具体结合秸秆还田量、墒情条件和播期适当调整,一般秸秆还田量多、土壤墒情差、播期偏迟的田块建议加大播种量,需保证直播油菜亩成苗3万株以上。移栽田块移栽密度为每亩12000穴(株)左右。

      四、精密田管

      (一)施肥管理。按照一次性基肥或“一基一追”施肥方法科学施肥。一次性基肥推荐优先选用油菜专用缓释肥(N-P2O5-K2O为25-7-8,含Ca、Mg、B等中微量元素),若施用普通复合肥,建议每亩再混合基施1公斤硼砂。稻茬油菜基肥推荐每亩施用40~50公斤,旱(坡)地每亩施30公斤左右。“一基一追”基肥亩施30~40公斤,冬至前后视苗情每亩追施尿素7~10公斤。

      (二)综合防治。坚持“封杀结合、以密防草、治早治小、减量控害”的原则,在播种后2天内选择安全适宜药剂进行封闭除草,力争实现全覆盖;对未能及时封闭除草的田块,可在油菜4~5叶期、杂草2~3叶期选择安全对路药剂除草。油菜生长过程中加强病虫害监测,根据田间病虫情选择合适药剂防治。

      (三)适时促控。对长势旺或直播密度大的田块,在油菜5~7叶期每亩喷施5%烯效唑40克或15%多效唑60克,控制旺长,提高油菜抗寒性。对长势偏弱或易发生冻害的田块,及早追施尿素5~7公斤,快速提苗;在冬至前后喷施磷钾肥、腐植酸、氨基酸水溶肥等叶面肥和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抗逆促生长,培育冬前壮苗。

      (四)防灾减灾。密切关注秋冬季气候变化情况,渍害:雨水较多地区,在水稻收获前、油菜播种后和开花期,要注意提前清理田间沟渠,确保田间沟渠通畅,做到雨止田干;对于已经发生渍害的田块,每亩应追施5公斤尿素和2公斤氯化钾,或叶面喷施水溶性磷钾肥促进恢复。干旱:雨水偏少田块,应提早清理沟渠,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及时灌水补墒,没有条件的可通过叶面喷施抗逆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旱能力。冻害:寒潮来临前,通过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提高抗冻性。发生冻害的田块及时排除雪水、摘除冻伤叶,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恢复生长。


      来源: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