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农作物优良品种测产服务工作的通知 [2025-04-16]      关于自行组织观摩2024-2025年度冬油菜展示示范品种的通知 [2025-04-16]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5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5-04-15]      关于举办2025年安徽省种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2025-03-24]      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5-02-24]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5年度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的通知 [2025-02-14]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的通知 [2024-12-25]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种业创新暨水稻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11-2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种业创新暨水稻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10-09]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征集2024—2025年度冬油菜展示评价参展品种的通知 [2024-08-22]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告 [2024-07-16]      2023-2024年安徽省小麦新品种展示综合评价结果发布 [2024-07-09]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示 [2024-07-08]      关于举办种子法律法规培训班的通知 [2024-06-28]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5-22]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04-07]      关于举办2024年安徽省种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2024-03-13]      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4-03-1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签订种子企业诚信自律倡议书活动的通知 [2024-02-23]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4年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的通知 [2024-02-21]      关于举办2024年安徽省种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2024-02-21]      电脑设备项目询价采购邀请函 [2024-01-22]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的通知 [2023-12-06]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种业创新发展暨金融支持种业振兴大会的通知 [2023-12-06]      电脑设备项目询价采购邀请函 [2023-08-07]      关于举办种子企业加工贮藏、质检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2023-07-1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2023-05-08]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关于品种管理的问卷调查 [2023-05-08]      关于安徽省种子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人选名单公示 [2023-05-04]      关于申报2023年水稻不育系鉴定的通知 [2023-04-26]      南繁单位需求信息调查表 [2023-04-25]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3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论坛会的通知 [2023-04-17]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农作物优良品种测产服务的通知 [2023-04-10]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3年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的通知 [2023-03-13]      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3-02-20]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四届九次理事常务理事会议暨专家座谈会的通知 [2022-12-16]      关于做好会员发展和确认工作的通知 [2022-11-22]      关于召开2022种粮一体化产业发展论坛暨优质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的通知 [2022-08-01]      关于为会员单位做好农作物优良品种测产服务的通知 [2022-06-29]      关于2022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告 [2022-06-27]      关于召开2022瓜菜新品种展示暨全国南瓜新品种观摩会的通知 [2022-06-14]      关于2022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示 [2022-06-13]      安徽省种子协会转发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全省性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2022-05-06]                                                                                                                                                                                                                                                                                                                           
首页>新闻动态

    抢抓种业科技新“风口”

    发布时间:2025-04-22

      4月7日,省政府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也在省农科院挂牌。

      国家实验室是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新型科研机构,而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是当前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刚挂牌的“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目标之一就是抢抓种业科技新“风口”,争创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安徽基地。

      安徽与远在海南的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跨越近2000公里的携手,就是为了用最前沿的科技反哺最传统的产业,努力在建设种业创新高地等方面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大势所趋

      生物育种是育种领域的革命性技术,通俗来说,就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农作物进行遗传改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性状。如今,生物育种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强种业创新能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科技支撑。

      从全球视角看,经历驯化选育育种“1.0”、杂交育种“2.0”、分子育种“3.0”后,全球种业已进入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综合应用为特征的育种“4.0”时代。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成熟度较高,主粮作物的单产显著提高便得益于此。

      我国同样高度重视生物育种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高效精准筛选挖掘优异基因,加快攻克突破性前沿关键技术。还在三亚建设国家南繁硅谷,打造国家级种业创新高地。

      许多粮食主产省份也在积极组建或筹建生物育种省级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抢抓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和产业化应用机遇。

      湖北2021年正式批复组建洪山实验室,聚焦生物育种领域,开展农业生物遗传改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培育绿色营养优质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品种。2022年7月,湖南的岳麓山实验室揭牌,计划打造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生物育种科学研究、种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重大战略品种培育、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聚集“四个高地”。

      再看长三角。2022年6月浙江的湘湖实验室成立,2022年11月江苏的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揭牌,均是在种业创新上布局,旨在攻克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种业重大科技问题。

      与之类似的,还有河南的神农种业实验室、广东的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四川的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等等。

      由此可见,对于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安徽来说,建设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的意义重大、非常必要、十分迫切。

      事实上,建设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早已进入规划日程。2023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便提出“组建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此后,2024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继续强调“建设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等高能级生物育种创新平台,争创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安徽基地”。

      使命在肩

      建设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我省已有良好基础。

      作为产种、用种、供种大省,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种业振兴,壮大种业市场主体,完善科企合作、银企合作和企地合作机制,强化良种联合攻关,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不断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

      生物育种离不开“智力支撑”。目前,我省集聚了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院校以及丰乐种业、荃银高科等一批龙头种企,生物育种人才队伍建设良好。

      此次我省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加强创新合作、共建创新平台、深化人才合作、共促成果转化等,在建设种业创新高地等方面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见证了本次战略合作协定的签署,并为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挂牌。在我省于去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在京院士座谈会上,李家洋便表示:“安徽是农业大省,从种子到种源,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要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安徽在重大科技发展上做得特别好,更期待安徽能打造出属于农业领域的大科学装置。”

      如今,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正式挂牌,又将承担何种“使命”,在种业发展中展现作为?

      据介绍,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将按照新模式、新标准、新要求,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将实验室打造为全省生物育种领域的“创新发动机”“人才聚集地”“成果集散地”“产业孵化器”。

      在战略定位上,实验室的目标是“三地一平台”,即打造安徽省种业创新策源地、打造江淮粮仓种源保障地、争创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安徽基地、建设合肥“种业之都”科技支撑平台。

      尤其是在“争创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安徽基地”方面,实验室将紧扣国家战略和安徽农业产业需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有效承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相关使命,全方位开展种业平台共建共享、项目联合攻关、人才共引共育、成果共享共用等合作,使国家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在江淮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我省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联动、共同发展。

      未来正来

      生物育种技术研发持续推进、成效显著,现代生物技术与种业生产体系深度融合,通过技术研发、产品开发、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推广,抗病抗逆、高产高效的绿色优质种子广受市场欢迎,生物育种产业化不断扩面提速。

      “我国种业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与全球市场相比,我国种业市场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生物技术的运用将进一步促进行业整合的加速,拥有‘育繁推一体化’资质、具有育种研发实力的种子企业有望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丰乐种业在最近公布的2024年年报中如此描述当前种子行业情况。

      产业化的核心是将实验室中的生物育种技术转化为可大规模应用的商业化产品。本次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的组建单位中,有荃银高科、丰乐种业、皖垦种业、江淮园艺等我省龙头种企,这些种企也在生物育种方面早有布局并产生成果。

      丰乐种业的年报称,该公司着眼于前沿性、战略性技术的研发,与国内核心生物技术企业开展合作,优势品种转育取得良好进展,玉米转基因品种“铁391K”种植与市场表现优异,玉米转基因品种“奥美95D”通过国家审定;控股子公司独创“基因超进化系统”“自身基因优化育种”和“细胞进化”技术体系,为新品种改良提供育种“芯片”。

      今年3月,在2025生物育种创新创业大赛中,荃银高科抗病耐除草剂玉米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项目斩获成长赛道一等奖。该项目聚焦抗病耐除草剂玉米的研发与应用,针对我国玉米种植中面临的病虫害防治难、杂草管理成本高等痛点,实现了国内外广谱抗病基因零的突破,不仅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种植成本,还有助于提升玉米产量与品质。

      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表示,荃银高科将坚持“自主创新+科企合作”,加快新材料的创制,高产、优质、抗逆品种的选育以及功能化稻米产业化的布局,通过生物育种推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转型升级。

      记者注意到,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中,头部企业也通过投资并购以实现整合做强,放大竞争优势。例如,去年,丰乐种业的控股股东变更为国投种业,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优化业务结构,主营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更早些年,荃银高科被先正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收购,对荃银高科在种业行业的影响力和产业地位产生正向影响。

      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达12家、居全国第2位;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年制种量达10亿公斤。我省龙头种企加速成长,正以越来越大的力度投入生物育种产业。

      这,让生物育种“未来正来”。 (许昊杰)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