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介发布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的通知(节选)
发布时间:2025-02-26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集成配套,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根据《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关于开展2025年度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部署,省农业农村厅围绕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等重点工作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组织遴选出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48项,现予推介发布。主推技术操作规程可在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网站(nync.ah.gov.cn)通知公告栏中下载。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度全国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推荐暨全省农业主推技术遴选发布工作的通知》(皖农教函〔2024〕742号)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积极遴选发布本级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要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广校体系、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科技特派员体系等为依托,组织农业专家、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开展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服务,充分利用各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和示范主体,开展示范展示和观摩培训。各地要将发布的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规程作为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定向培养生实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育教材,推动主推技术推广应用,为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推动农业强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附件:1. 2025年安徽省农业主推技术信息一览表(种植类31项)
2. 2025年安徽省农业主推技术信息一览表(畜牧类6项)
3. 2025年安徽省农业主推技术信息一览表(农机类7项)
4. 2025年安徽省农业主推技术信息一览表(水产类4项)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2月24日
附件1
2025年安徽省农业主推技术信息一览表(种植类31项)
序号 | 技术名称 | 推荐单位 | 技术依托单位 | 技术依托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
1 | 水稻钵体毯状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1.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扬州大学农学院; 3.蚌埠市农技推广中心; 4.五河县爱农机插秧专业协会。 | 1.孔令娟、黄超、翟鹏飞,0551-62625566; 2.霍中洋,13092003512; 3.黄雨、贾利萍,0552-2059526; 4.胡开文,18955251810。 |
2 |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2.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 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1.戚仁德、胡飞,13965113412; 2.邱坤,18956048038; 3.卓富彦,18811426189。 |
3 | 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 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 1.安徽科技学院;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3.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1.任兰天、郑甲成、李凯伟、甄凤贤、段素梅、何克勤、李新伟、刘吉凯,18511087056; 2.王士梅、陈刚、夏加发、朱倩、方吴云、龚存力,13955196747; 3.孔令娟,0551-62625566。 |
4 | 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 | 六安市农业农村局 | 1.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六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宣城市宣州区种植业局; 4.安徽友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1.孔令娟,0551-62625566; 2.董昌升,0564-3379702; 3.姚颖,18156335757; 4.王文余,13705690405。 |
5 | 小麦-水稻周年生产主要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 安徽农业大学 | 1.安徽农业大学; 2.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 3.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4.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1.潘月敏、鞠玉亮、羊国根、郭敏,0551-65785730、13705693817; 2.何振辉、郑兆阳、邱坤,18956048017; 3.黄超、孔令娟、吴子峰,18956048017; 4.胡飞,13965113412。 |
6 | 江淮地区软质小麦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 |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 4.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1.杜世州、丁永刚、乔玉强、陈欢,13305515660; 2.吴子峰,17730009017; 3.王冠军,0558-4450306; 4.王永玖,13865017619。 |
7 | 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六好”技术 | 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 | 1.安徽农业大学; 2.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淮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1.陈翔、李金才、郑宝强、李金鹏,15056921642; 2.吴子峰,17730009017; 3.孙益远,15856170256。 |
8 | 麦-玉周年“吨半粮”关键栽培技术 |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1.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安徽农业大学; 3.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1.潘广元、黄超、吴子峰、张军,17730009019; 2.李金才、陈翔、马庆、蔡荣号,15056921642; 3.吴雪、李梦娜,18132898690。 |
9 | 玉米早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 | 安徽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 1.安徽农业大学;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1.马庆、蔡荣号、刘立超,0551–65786021; 2.张林、王世济、武文明、彭晨,0551-65165502; 3.潘广元,0551-62625566。 |
10 | 鲜食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 安徽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安徽农业大学; 3.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1.张林、王世济、武文明、彭晨,0551-65165502; 2.蔡荣号,18226625581; 3.潘广元,0551-62625566。 |
11 | 淮北地区耕地质量与小麦-玉米周年产能协同提升技术 | 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 | 1.安徽农业大学; 2.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临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1.李金才、陈翔,15056921642; 2.吴子峰,17730009017; 3.赵伟、卢飞义、柳西玉,13866268571。 |
12 | 淮北平原夏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安徽省油料作物产业技术体系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1.杜祥备、黄志平、陈小飞、金文俊、王大刚、杨磊,0551-65149831; 2.黄超,18956048017; 3.宋雯雯、孙石,13811484929。 |
13 | 大豆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 | 1.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 2.安徽农业大学。 | 1.何振辉、郑兆阳、石珊、王蓓蓓,18956048013; 2.潘月敏、高智谋、羊国根、鞠玉亮、陈方新,13705693817。 |
14 | 大豆接种复合根瘤菌与配套施肥技术 | 宿州市农业农村局 | 1.安徽新熙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 1.陈文峰、陈希文、孙安心,15395177006; 2.陈小飞、杜祥备,0551-65149831; 3.田长富、焦健,18612839236。 |
15 | 油菜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安徽省油料产业技术体系 | 1.安徽农业大学; 2.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 3.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1.潘月敏、羊国根、周可金、高智谋、张付贵、张华建,0551-65785730、13705693817; 2.何振辉、郑兆阳、邱坤,18956048017; 3.黄超、孔令娟、吴子峰,18956048017。 |
16 | 稻茬直播油菜防灾减损高效生产技术 | 安徽省油料作物产业技术体系 | 1.安徽农业大学; 2.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安徽省灾害预警和农业气象信息中心。 | 1.周可金、张付贵、朱宗河、李兆东、余燕,13955191037、15802787554; 2.刘磊、张琦、秦朦、宋伟、姚勇、王优旭、姜艳,17730009007; 3.琚书存、陈金华、王晓东、黄澈、孙瑞,0551-62290430。 |
17 | 小麦(油菜)茬棉花高效施肥及轻简化栽培技术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1.徐道青、朱加保、郑曙峰、刘小玲、阚画春、王维、陈敏、李淑英、陈超,0551-65148980; 2.朱烨倩,0551-62651473; 3.彭军、李亚兵,0372-2562245。 |
18 | 辣椒秋延后多层覆盖活体保鲜栽培技术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和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3.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 1.江海坤,13955183349; 2.张金龙,15656536898; 3.李雪峰,13974883697。 |
19 | 羊肚菌-辣椒周年轮作栽培技术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和县绿缘温室科技有限公司。 | 1.江海坤、洪秀景,13955183349、15375405149; 2.管大鹏,13625558188。 |
20 | 生姜绿色高效设施栽培技术 | 阜阳市农业农村局 | 1.临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1.赵伟、柳西玉、卢飞义,05586530088、13866268571; 2.程伟,13705585662; 3.唐庆峰、郑人文、沈忱,13705605481。 |
21 | 厚皮甜瓜设施吊蔓栽培技术 | 安徽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长丰县农业农村局。 | 1.严从生,13956981277; 2.陈光明,15551180119。 |
22 | 青梅高效健康栽培技术 | 安徽省果树产业技术体系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2.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繁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1.潘海发,13856980403; 2.丁家虎,18055312571; 3.高平,18955327557。 |
23 | 梨园套种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 安徽省果树产业技术体系 | 1.安徽农业大学; 2.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1.贾兵,13866195715; 2.费俊杰,13339299251。 |
24 | 南方鲜食枣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2.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3.宣城市种植业管理服务中心。 | 1.孙其宝、陆丽娟、周军永、邓明晟、朱淑芳、刘茂,13956066968、0551-65160952; 2.孙俊、马福利,13866765720; 3.郭静、王云,18056338950。 |
25 | 果桑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2.安徽山清水秀农业科技发展服务有限公司; 3.黄山山大士酒业有限公司。 | 1.邓永进,15222910108; 2.黄开军,15906806222; 3.谢国强,18626063282。 |
26 | 掌叶覆盆子栽培技术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2.黄山山大士酒业有限公司; 3.南陵小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 1.邓永进,15222910108; 2.谢国强,18626063282; 3.沈晓玉,15156303456。 |
27 | 茶园病虫草害周年绿色防控技术 | 安徽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 1.安徽农业大学; 2.岳西县特色农业服务中心。 | 1.李叶云、姜浩、杨云秋、黄衍章,18949816004、15956907446; 2.徐卫兵,13966435089。 |
28 | 瓜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2.潜山市种植业服务中心; 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1.李卫文,0551–65160968、13855145092; 2.孙勇潮,0556–8557051、13855677650; 3.赵伟,0551–65167182、17755107511。 |
29 | 甘薯脱毒种苗快速繁育技术 |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3.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4.滁州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 | 1.夏家平、韩杨、程鹏,13866756370; 2.蒋晓璐、刘新亮、王秀梅、陈卫,13966807786; 3.陈伟,13865962743; 4.江平、郑冬梅,18955010266。 |
30 | 紫云英种植与水稻提质增效技术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池州市农业科学院; 3.芜湖市农业技术中心。 | 1.武际、卜容燕、程文龙、韩上、唐杉、李敏、王慧、朱睿,0551-65194755、15527774976; 2.胡润、纪根学、陈敏、朱慧芹、马泽仁,18056618013; 3.胡勇、左丹丹、曹刚,17756568051。 |
31 | 皖北砂姜黑土产能提升技术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阜阳市土壤肥料站; 3.涡阳县土壤肥料站; 4.蒙城县种植业发展中心。 | 1.花可可、王道中、郭志彬、何传龙、王文军、詹林川、晋琳,15055163586; 2.张丽娟,15955873736; 3.刘加廷、韩磊,13956828556; 4.邵云鹏、蔡军,176829887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