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大会在宿州市召开
发布时间:2025-05-20
花盛莺飞五月天,麦浪翻滚舞翩跹。5月17日上午,安徽省种子协会在宿州市召开2025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大会,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省农业农村厅及有关处室、省种子管理总站、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科院、安农大、安徽科技学院、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阜阳)分中心、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有关市、县种子管理部门,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省种子协会会员单位、农资经销商、种植大户,小麦收储、加工、一二三产业链、贸易企业及新闻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出席会议。
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位于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的安徽省小麦新品种展示现场。此次参展小麦品种81个,其中通过国审和安徽省审定的品种65个,苗头品种16个,每个品种种植面积250m²。新世纪种业、华皖种业、皖垦种业等企业负责人在展示田头分别介绍了中原国科15号、安农188、皖垦麦22等小麦品种田间表现。总体来看,各参展品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品种优良性状得到了充分展现。
会上,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安文致大会欢迎词。他表示,宿州市农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基地提升、种业企业服务和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为抓手,全力扶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贡献宿州力量。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副站长吴子健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现场观摩的小麦新品种,我们看到许多经过精心培育、具有我省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长势上、抗逆性、熟相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它们的亮相,不仅是对黄淮海小麦育种创新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小麦市场趋势的一次前瞻性探索。此次会议,省种子协会搭建了一个集新品种展示、技术交流、合作洽谈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既是共谋种业创新的智慧碰撞,亦是携手推进种业强省蓝图落地的务实之举。他希望省种子协会继续发挥好行业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行业自律的主体责任作用、服务产业的重要平台作用、内外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安徽种业振兴做好一份贡献。
宿州市农科院助理研究员朱利广汇报了2024-2025年度安徽省小麦品种展示情况,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学旭作了《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报告,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教授郑学玲作了《小麦深加工与利用》,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李金才作了安徽省2024-2025年度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推荐品种”初选入围名单发布,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总经理张春良作了《2025年小麦价格走势及最新行情预测》报告。新世纪种业、华皖种业、皖垦种业、优尼亚农机等作了企业代表发言。
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刘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对2025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大会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一直以来致力于安徽种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及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指出,省农业农村厅按照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安排,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五大行动,推动种业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现有5个国家农作物阵型企业、12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有3家企业进入全国商品种子销售总额20强,有4家企业进入全国单一作物种子销售额前10强,全省商品种子销售总额达110多亿元,种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小麦为安徽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对全省及全国粮食产量贡献良多。2024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4300多万亩,总产350多亿斤,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三位;他强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的拼搏努力,离不开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行业协会的积极作为。近年来,省种子协会在协助参与制定政策、规范行业自律、服务行业发展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多年来持续开展新品种示范展示,强化品种跟踪评价,发布优良品种名录,推动好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积极助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和江淮粮仓建设;他建议,省种子协会需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职能,及时关注行业发展痛点堵点,积极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引导企业合法合规营销,进一步强化公益定位,加强优良品种评价推荐,助力企业将更多的好品种转化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大品种,向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向后推动品种更新换代,为推动全省农作物全产业链建设和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协会的力量。
会上,举行了省种子协会蔬菜分会第二届换届工作等相关议题。还举行了小麦产业链签约仪式,共14家单位参与签约。
(来源:省种子协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