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5-02-24]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5年度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的通知 [2025-02-14]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的通知 [2024-12-25]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种业创新暨水稻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11-2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种业创新暨水稻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10-09]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征集2024—2025年度冬油菜展示评价参展品种的通知 [2024-08-22]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告 [2024-07-16]      2023-2024年安徽省小麦新品种展示综合评价结果发布 [2024-07-09]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示 [2024-07-08]      关于举办种子法律法规培训班的通知 [2024-06-28]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5-22]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04-07]      关于举办2024年安徽省种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2024-03-13]      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4-03-1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签订种子企业诚信自律倡议书活动的通知 [2024-02-23]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4年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的通知 [2024-02-21]      关于举办2024年安徽省种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2024-02-21]      电脑设备项目询价采购邀请函 [2024-01-22]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的通知 [2023-12-06]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种业创新发展暨金融支持种业振兴大会的通知 [2023-12-06]      电脑设备项目询价采购邀请函 [2023-08-07]      关于举办种子企业加工贮藏、质检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2023-07-1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2023-05-08]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关于品种管理的问卷调查 [2023-05-08]      关于安徽省种子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人选名单公示 [2023-05-04]      关于申报2023年水稻不育系鉴定的通知 [2023-04-26]      南繁单位需求信息调查表 [2023-04-25]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3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论坛会的通知 [2023-04-17]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农作物优良品种测产服务的通知 [2023-04-10]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3年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的通知 [2023-03-13]      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3-02-20]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四届九次理事常务理事会议暨专家座谈会的通知 [2022-12-16]      关于做好会员发展和确认工作的通知 [2022-11-22]      关于召开2022种粮一体化产业发展论坛暨优质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的通知 [2022-08-01]      关于为会员单位做好农作物优良品种测产服务的通知 [2022-06-29]      关于2022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告 [2022-06-27]      关于召开2022瓜菜新品种展示暨全国南瓜新品种观摩会的通知 [2022-06-14]      关于2022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示 [2022-06-13]      安徽省种子协会转发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全省性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2022-05-06]                                                                                                                                                                                                                                                                                                                           
首页>病虫害测报

    2025年大豆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发布时间:2025-03-03

      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5年全国大豆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5亿亩次,重于上年。其中,大豆根腐病、大豆食心虫在东北春大豆区,甜菜夜蛾在黄淮海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区,烟粉虱在黄淮南部偏重发生。为做好2025年大豆病虫害防控工作,全国农技中心制定本方案。

      防控目标

      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坚持防病虫提单产和品质并举,在大豆主产区及带状复合种植区加强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保障大豆生产和质量安全。

      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合理选用抗(耐)性品种,加强种子处理、健康栽培,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

      防控对象

      (一)北方春大豆区

      重点防控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兼顾细菌性斑点病、菌核病、霜霉病、灰斑病、豆荚螟、红蜘蛛、棉铃虫、苜蓿夜蛾、大豆蕾瘿蚊及叶甲、地下害虫等。

      (二)黄淮夏大豆区

      重点防控根腐病、病毒病、炭疽病、甜菜夜蛾、点蜂缘蝽、烟粉虱,兼顾拟茎点种腐(茎枯)病、地下害虫、棉铃虫、大豆食心虫、豆荚螟、大豆蚜虫、蜗牛等。

      (三)南方多作大豆区

      重点防控根腐病、锈病、病毒病、炭疽病、斜纹夜蛾、豆荚螟、豆秆黑潜蝇,兼顾甜菜夜蛾、豆卷叶螟、高隆象、点蜂缘蝽、稻绿蝽、地下害虫等。

      防控措施

      (一)播种期。合理轮作,避免低地温早播。选用抗(耐)病虫品种,筛查精选优质种子,并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叶甲、大豆蚜等苗期害虫可选用含有噻虫嗪等成分的种子处理剂,蛴螬等地下害虫重发区可选用吡虫啉或金龟子绿僵菌等颗粒剂撒施或种肥同播。防治大豆根腐病、胞囊线虫病等根部病害可选用含有精甲·咯菌腈、吡唑醚菌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成分的种子处理剂。

      (二)苗期至分枝期。食叶类害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等喷雾防治。刺吸类害虫可选用高氯·吡虫啉、噻虫·高氯氟、联苯·氟啶虫酰胺等化学药剂,或苦参碱、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喷雾。防治病毒病需及时防治刺吸类害虫,阻断其传播病毒,可结合喷施氨基寡糖素等植物诱抗剂进行预防。大面积连片田块可结合使用色板、灯光诱杀等物理防控技术,监测并防控烟粉虱、金龟子和鳞翅目等害虫成虫。

      (三)开花至鼓粒期。发病初期可喷施唑醚·氟环唑、苯甲·嘧菌酯、丙环·嘧菌酯、氟硅唑等防治锈病、茎枯病、炭疽病和菌核病,喷施唑醚·烯酰吗啉、氟菌·霜霉威等防治霜霉病,喷施春雷·王铜、噻唑锌、噻霉酮等防治细菌性斑点病,同时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诱抗剂等,强健植株,预防早衰。开花结荚初期重点防控点蜂缘蝽等刺吸式害虫,选用聚集信息素诱捕,并喷施噻虫嗪、噻嗪酮等药剂,同时兼治其它食叶害虫。结荚鼓粒期重点防控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等蛀荚害虫,可选用性诱剂诱杀成虫;释放赤眼蜂灭卵;选用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防治初孵幼虫,同时兼治其他害虫;老熟幼虫开始脱荚入土前,选用球孢白僵菌粉剂均匀喷施于地表防治越冬幼虫。蜗牛等软体动物发生为害时,喷施四聚乙醛或四聚·杀螺胺等药剂进行防治。

      (四)收获期。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耕耙,降低病虫基数。

      注意事项

      (一)大豆登记用药品种有限,本方案中提到的药剂仅供参考,根据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规定和指导意见,科学选用药剂,注意合理轮换用药和交替使用。

      (二)在病虫害发生前期或初期优先选用生物、物理等非化学防治措施,注意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和生物多样性;防治食叶害虫大豆营养生长期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减少化学用药,注重开花结荚鼓粒期的精准防控。

      (三)加强拌种(包衣)机、喷雾器、无人机等植保器械及操作技术的配套,确保技术到位率和安全性。


      来源:病虫害防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