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麦油菜生长应对旱情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5-04-10
一、总体情况分析
3月下旬以来,全省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偏少,土壤表层失墒增快。最新墒情监测结果显示,沿淮淮北大部分地区和江淮部分地区土壤表墒不足,部分地区达到中旱。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7-9日淮北地区北部、大别山区和江南部分地区有小雨。11日淮河以南有一次雷阵雨天气过程。其余时间以多云到晴天为主,仍无有效降水。
目前沿淮淮北主产区小麦正处孕穗期,全省油菜处于盛花期至终花期,一个星期后将普遍进入角果期。当前正是小麦需水“临界期”,若缺水会导致小花退化、穗粒数减少,直接影响后期产量。油菜适当控水可防止贪青晚熟;干旱会导致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不利于籽粒灌浆和油脂积累。
二、小麦田管措施
1.科学合理浇水灌溉。当表层土壤(5厘米深度)手握成团且不滴水,表明土壤墒情适宜,不需浇水。若手握不成团或土壤湿度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则需浇水。浇水时要选择在晴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避开高温时段以减少蒸发,同时避免大风天气导致倒伏。用水量要控在浇透田块且均匀渗透为宜,可采取小水轻浇的方式进行,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土壤板结或根系缺氧。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漫灌造成的养分流失和土壤板结硬化。
2.科学追施孕穗节肥。拔节-孕穗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高峰期,前期已追施过拔节肥的田块可以不再追肥。若前期未追施拔节肥且小麦叶色偏黄、植株细弱,可以结合浇水,每亩增施尿素5-8公斤。叶色浓绿要适当减少用量,防止贪青晚熟。有条件的建议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的抗旱抗倒能力。缺锌地块可喷施0.1%-0.2%硫酸锌溶液,缺硼地块用0.1%硼砂溶液喷雾,预防“穗而不实”。
3.适时做好病虫害防治。随着温度上升,干旱缺水,田间蚜虫发生危害程度增加,各地要密切关注当地病虫情报,在预防小麦赤霉病同时,兼防蚜虫。
三、油菜田管措施
1.开花期和角果期土壤水分管理。油菜花期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充足的水分可促进花粉萌发、授粉及籽粒形成;水分不足易导致花朵脱落、结实率降低;水分过多则加重病害(如菌核病)或根系缺氧等。角果期相对含水量以65-75%为宜,初期(角果形成期)保持土壤水分充足(70%-75%),促进籽粒发育,后期(成熟前15-20天)逐渐降低至65%左右,以促进成熟和机械收获。
2.做好合理灌溉施肥。目前油菜田土壤墒情总体适宜,有利于油菜生长发育,仅少数地区土壤表墒轻度不足,表现油菜叶片下垂等。各地要关注天气变化,对墒情不足的田块可以采用沟灌进行快灌快排,增加土壤含水量。对目前处于花期,且没有喷施硼肥的田块应及时补喷一次硼肥。
3.适时做好病虫害防治。随着温度上升,干旱缺水,田间蚜虫发生危害程度增加,各地要密切关注当地病虫情报,当田间蚜枝率达10%以上时需及时喷药防治。施药注意选择对蜜蜂安全的药剂。
来源: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