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
早稻和再生稻育秧应对寒潮技术建议
发布时间:2025-03-28
当前我省早稻和再生稻已进入育秧阶段,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稳产的基础。据气象部门预测,3月27日至29日,全省将迎来寒潮天气,江淮、江南等地平均气温下降14-16℃,并伴有阵风和降雨。为降低寒潮天气对早稻和再生稻育秧的不利影响,提出以下生产技术建议。
一、加固育秧设备
在寒潮、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来临之前,加固育秧拱棚设备,利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塑料膜四周要封严压实,避免漏风,以减少低温对秧苗危害。连栋大棚内可适当增温,让秧苗处于相对适宜的温度下生长。
二、补肥壮秧
寒潮来临时,每亩撒施25 kg硅钙钾镁肥,或者叶面喷施活性液体硅肥,能够提高苗期耐低温和增强光合作用的能力;此外,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1000-1500倍液+磷酸二氢钾300倍液,或者叶面喷施硫酸锌1000倍液或激动素1000倍液,能够提高秧苗抗寒与抗病的能力。气温回升后,切勿立即揭膜,需先通风炼苗后再揭膜。揭膜时需喷施一定水分,避免因生理性缺水死苗。在移栽前3-5天每亩秧田施用4-5公斤尿素作为“送嫁肥”。
三、防治病害
发现因低温引起的绵腐病、立枯病,要及时换水并施用50%敌克松500-600倍防治立枯病,用0.2%硫酸铜液或600倍冠菌铜液防治绵腐病,用20%三环唑500倍液防治苗瘟。
(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周永进)
来源: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 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