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5-02-24]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5年度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的通知 [2025-02-14]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的通知 [2024-12-25]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种业创新暨水稻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11-2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种业创新暨水稻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10-09]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征集2024—2025年度冬油菜展示评价参展品种的通知 [2024-08-22]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告 [2024-07-16]      2023-2024年安徽省小麦新品种展示综合评价结果发布 [2024-07-09]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示 [2024-07-08]      关于举办种子法律法规培训班的通知 [2024-06-28]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5-22]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04-07]      关于举办2024年安徽省种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2024-03-13]      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4-03-1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签订种子企业诚信自律倡议书活动的通知 [2024-02-23]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4年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的通知 [2024-02-21]      关于举办2024年安徽省种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2024-02-21]      电脑设备项目询价采购邀请函 [2024-01-22]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的通知 [2023-12-06]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种业创新发展暨金融支持种业振兴大会的通知 [2023-12-06]      电脑设备项目询价采购邀请函 [2023-08-07]      关于举办种子企业加工贮藏、质检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2023-07-1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2023-05-08]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关于品种管理的问卷调查 [2023-05-08]      关于安徽省种子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人选名单公示 [2023-05-04]      关于申报2023年水稻不育系鉴定的通知 [2023-04-26]      南繁单位需求信息调查表 [2023-04-25]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3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论坛会的通知 [2023-04-17]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农作物优良品种测产服务的通知 [2023-04-10]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3年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的通知 [2023-03-13]      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3-02-20]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四届九次理事常务理事会议暨专家座谈会的通知 [2022-12-16]      关于做好会员发展和确认工作的通知 [2022-11-22]      关于召开2022种粮一体化产业发展论坛暨优质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的通知 [2022-08-01]      关于为会员单位做好农作物优良品种测产服务的通知 [2022-06-29]      关于2022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告 [2022-06-27]      关于召开2022瓜菜新品种展示暨全国南瓜新品种观摩会的通知 [2022-06-14]      关于2022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示 [2022-06-13]      安徽省种子协会转发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全省性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2022-05-06]                                                                                                                                                                                                                                                                                                                           
首页>新闻动态

    2025年春季小麦提单产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5-03-03

      去年秋播以来,麦区气温整体偏高,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早播小麦偏旺、晚播田块较弱。应针对不同苗情加强肥水调控,采取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无人机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促弱控旺稳壮,助力小麦单产提升和夏粮丰收。

      一、黄淮海灌溉冬小麦区

      包括山东省和天津市全部,河北省中南部,北京市中南部,河南省中北部,陕西省关中平原,山西省南部。该区去年秋季多雨,播种迟早不一;秋播以来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尽早强化水肥管理,早播偏旺麦田需注意防范倒春寒。

      (一)施肥原则

      1.根据苗情长势和土壤墒情适时追肥。弱苗麦田提早田间管理,及时调控肥水,适当增施肥料,促弱转壮;旺长麦田控制施肥量,视墒情肥水适当后移;过旺“脱肥”麦田,可在起身期追肥浇水,防止过旺转弱。

      2.根据基肥用量、苗情、气温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科学确定追肥用量,根据土壤墒情和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量。

      3.基肥用量偏少的麦田,返青或拔节期适当开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并视情况配施尿素。缺磷田块开沟追施氮磷复合肥。

      4.遇旱缺墒或已出现旱情的田块应尽早灌水追肥,提倡采用喷灌、滴灌等肥水一体化技术。后期采用无人机或高秆喷雾机械叶面追肥,肥药同施、一喷三防。

      (二)施肥建议

      1.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60万,叶色淡、长势差的三类麦田,春季追肥可结合灌水或降水分两次进行。第1次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第2次在拔节初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

      2.返青前每亩总茎数60—80万,群体适宜的二类麦田,春季追肥可结合灌水或降水分两次进行。第1次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第2次在拔节初期,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3.返青前每亩总茎数80—110万,群体适宜的壮苗麦田,视土壤墒情在拔节初期到中期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

      4.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110万,旺长趋势明显的麦田,在返青期中耕镇压和化控,视土壤墒情推迟灌水追肥时间,减少氮肥用量,拔节中期到后期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控制旺长,预防后期倒伏和贪青晚熟。

      5.春季遇到低温冻害茎蘖受害的田块,在低温结束后视冻害情况及早追肥,每亩结合灌水追施尿素8—10公斤或磷酸二铵6—8公斤,或叶面喷施1%—2%的尿素溶液50—70公斤,促进返青复壮。

      6.缺硫地区如基肥未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硫基复合肥等含硫肥料,可在春季追施硫酸铵,每亩用量20—25公斤。缺锌或缺硼地区,可在返青到拔节期叶面喷施2—3次0.1%—0.2%的硫酸锌或硼砂溶液30—50公斤。

      7.灌浆初期到中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兑水30—50公斤)2—3次,预防干热风,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二、华北雨养冬麦区

      包括江苏及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河南省东南部。该区去冬今春降水偏少,播种偏晚麦田,需加强肥水管理。

      (一)施肥原则

      1.弱苗麦田要及早施肥灌水,关注天气预报,雨前和结合灌水适时施肥,促弱转壮,促蘖增穗。

      2.倒春寒受冻麦田,及时补施氮磷肥,促弱转壮,尽快恢复生长。

      3.返青拔节期雨后补施化肥,后期用无人机或高秆喷雾机械叶面追肥,肥药同施、一喷三防。

      (二)施肥建议

      1.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淡、长势差的弱苗田块,返青到拔节中期结合灌水或降水追肥2次,每次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

      2.每亩总茎数45—80万,早春降水或灌水前后及时追施尿素每亩8—10公斤,中后期遇降雨可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

      3.每亩总茎数大于80万的旺苗田,应减少氮肥用量,推迟到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冬季养分消耗严重、春季麦苗发黄“脱肥”的田块,可在返青到拔节初期结合灌水或降水追肥2次,每次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8—10公斤。

      4.缺磷田块每亩施磷酸二铵8—10公斤,缺钾田块每亩追施氮钾复合肥15—20公斤,缺硫田块每亩追施硫酸铵5—20公斤。

      5.缺锌或缺硼田块,可在返青到拔节期叶面喷施1—2次0.1%—0.2%的硫酸锌或硼砂溶液30—50公斤。

      6.小麦灌浆初期到中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兑水30—50公斤)1—2次,预防干热风,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三、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和上海市,河南省南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该区冬季后期至今,降水偏少,应视苗情加强水肥管理。

      (一)施肥原则

      1.及时清理疏通田间沟系,保证灌排通畅,做到雨止田干,防止积水。

      2.迟播弱小、群体偏少、预期穗数不足以及前期施肥不足、脱弱落黄的麦田,起身前后应趁墒追施接力肥,促弱转壮、促蘖增穗。

      3.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应推迟施用拔节肥,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

      4.起身拔节期雨后无人机补施化肥,后期用无人机或高秆喷雾机械叶面追肥,肥药同施、一喷三防。

      (二)施肥建议

      1.亩产300公斤以下的田块,起身期到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亩产300—400公斤的田块,拔节初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亩;亩产高于400公斤的田块,拔节中期趁雨或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10—12公斤和硫酸钾4—6公斤/亩。亩产5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提倡追加孕穗肥,旗叶露出一半时,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

      2.缺锌或缺硼地区,可在起身到拔节期叶面喷施1—2次0.1%—0.2%的硫酸锌或硼砂溶液30—50公斤。

      3.在小麦灌浆初期到中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兑水30—50公斤)1—2次,预防干热风,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四、北部雨养旱作冬麦区

      包括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南部,山西省大部,陕西省北部,河南省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甘肃省东部。该区去冬今春降水较少、气温偏高,土壤墒情较差,应紧抓水肥、保墒抗旱。

      (一)施肥原则

      1.返青前后尽早适墒镇压,弱苗田块返青到拔节初期结合降雨或灌水追肥促进弱苗早发转壮,壮苗田块拔节中后期追肥稳壮。

      2.因早春低温受冻田块,在低温结束后及早追肥,促进返青复壮。

      3.早春雨后补施化肥,后期用无人机或高秆喷雾机械叶面追肥,肥药同施、一喷三防。

      (二)施肥建议

      1.适时尽时镇压提墒,小麦封行前每亩用200—300公斤小麦或玉米秸秆在行间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2.土壤肥力偏低、养分投入不足或播麦偏晚、亩茎蘖数小于30万的弱苗田块,返青到拔节初期每亩追施尿素6—7公斤,磷酸二铵7—8公斤;亩茎蘖数30—45万的田块,亩追施尿素7—8公斤,磷酸二铵9—10公斤;亩茎蘖数大于45万的田块,亩追施尿素5—6公斤。

      3.早春受冻麦田,低温结束后,及早结合降水趁墒追施尿素每亩5—7公斤或磷酸二铵3—5公斤,或叶面喷施1%—2%的尿素溶液50—70公斤。

      4.缺锌或缺硼地区,可在返青到拔节期叶面喷施1—2次0.1%—0.2%的硫酸锌或硼砂溶液30—50公斤。

      5.在小麦灌浆初期到中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兑水30—50公斤)1—2次,预防干热风,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五、西北灌溉春麦区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甘肃省中西部,青海省东部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该区去冬今春降水少,气温偏高,土壤墒情较差,播后应适时滴灌施肥、保苗齐苗壮。

      (一)施肥原则

      1.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确定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比例,适量补充中微量元素。

      2.提倡秸秆全量还田,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培肥地力,增产提质。

      3.推广种肥同播,早滴出苗水,确保苗齐、苗全。适时追肥,确保壮苗早发、防止过旺倒伏和后期脱肥减产。

      4.采用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期采用无人机或高秆喷雾机械叶面追肥,肥药同施、一喷三防。

      (二)施肥建议

      1.推荐17-18-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有条件的地方每亩增施农家肥2—3方。

      2.亩产300公斤以下,每亩基施配方肥25—30公斤,起身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6—8公斤。

      3.亩产300—400公斤,每亩基施配方肥30—35公斤,起身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8—10公斤。

      4.亩产400—550公斤,每亩基施配方肥35—40公斤,起身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12公斤。

      5.亩产500—600公斤,每亩基施配方肥40—45公斤,起身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2—14公斤。

      6.亩产600公斤以上,每亩基施配方肥45—50公斤,起身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4—16公斤。


      来源: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