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告 [2024-07-16]      2023-2024年安徽省小麦新品种展示综合评价结果发布 [2024-07-09]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示 [2024-07-08]      关于举办种子法律法规培训班的通知 [2024-06-28]      关于2024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5-22]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4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04-07]      关于举办2024年安徽省种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2024-03-13]      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4-03-1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签订种子企业诚信自律倡议书活动的通知 [2024-02-23]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4年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的通知 [2024-02-21]      关于举办2024年安徽省种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2024-02-21]      电脑设备项目询价采购邀请函 [2024-01-22]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的通知 [2023-12-06]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种业创新发展暨金融支持种业振兴大会的通知 [2023-12-06]      电脑设备项目询价采购邀请函 [2023-08-07]      关于举办种子企业加工贮藏、质检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2023-07-11]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2023-05-08]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关于品种管理的问卷调查 [2023-05-08]      关于安徽省种子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人选名单公示 [2023-05-04]      关于申报2023年水稻不育系鉴定的通知 [2023-04-26]      南繁单位需求信息调查表 [2023-04-25]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2023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论坛会的通知 [2023-04-17]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农作物优良品种测产服务的通知 [2023-04-10]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开展2023年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的通知 [2023-03-13]      关于做好全省种业信息统计工作的通知 [2023-02-20]      安徽省种子协会关于召开四届九次理事常务理事会议暨专家座谈会的通知 [2022-12-16]      关于做好会员发展和确认工作的通知 [2022-11-22]      关于召开2022种粮一体化产业发展论坛暨优质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的通知 [2022-08-01]      关于为会员单位做好农作物优良品种测产服务的通知 [2022-06-29]      关于2022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告 [2022-06-27]      关于召开2022瓜菜新品种展示暨全国南瓜新品种观摩会的通知 [2022-06-14]      关于2022年安徽省种子诚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公示 [2022-06-13]      安徽省种子协会转发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全省性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2022-05-06]                                                                                                                                                                                                                                                                                                                           
首页>新闻动态

    3年来,种业振兴“打基础”阶段取得了哪些成果?

    发布时间:2024-08-19

      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全面启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


      3年来,“打基础”阶段取得了哪些成果?记者进行了采访。


      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

      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3年来,种业振兴五大行动阶段性任务落实落地,一些基础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种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丰富资源储备,良种繁育“国家队”基本形成

      老品种,去哪里找?

      浙江淳安县安阳乡山下村吴塘边老人的家里,存着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种质资源普查队员从中有了不少收获。

      淳安县中洲、安阳一带盛产一种名为“船豆荚”的刀豆。“船豆荚肉质厚嫩,在淳安已有上百年种植历史,种子、壳、蔓均可入药。”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管理总站产业科科长陈小央介绍。

      吴塘边家存有船豆荚、甜荞麦、大粒蔓生赤豆、芝麻等10余个当地品种的种子。“我们邻里间经常交换种子。谁家种出来品质好,大家都争着收集留种。”吴塘边说。

      2021年至2023年,农业农村部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普查队员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全方位收集各类特色种质资源。跟船豆荚种子一样,许多代代相传的老品种被纳入了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

      收集而来的种质资源承载着乡情,也是育种创新的“潜力材料”。此次普查中,新收集农作物资源13.9万份、畜禽遗传材料107万份、水产养殖遗传材料12万份。其中,有不少在耐盐碱、宜机收等育种方向的开发上颇具潜力。

      目前,国家农作物、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已建成运行,保存能力均居世界首位,畜禽、淡水渔业种质库将于2025年建成。

      “通过应查尽查、应保尽保,我国种质资源储备得到极大丰富,育种创新的资源基础更加坚实。”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山东汶上县,8万多亩大豆制种基地进入生产季。汶上县通过政策支持,吸引了20余家大豆种业企业建立制种基地,全县大豆良种年产量达1800万公斤。“为黄淮海一带扩种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提供种源保障。”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胡继广说。

      3年来,甘肃玉米、四川水稻、黑龙江大豆、海南南繁四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由216个农作物制种基地县、330个畜禽核心育种场和101家水产原良种场组成的良种繁育“国家队”基本形成,国家级基地供种保障能力由3年前的70%提升到75%以上,基地现代化水平和安全稳定供种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强化企业创新,商业化育种体系逐步建立

      饲料转化率高、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白羽肉鸡的出现,让短时间内以低成本提供更多优质蛋白成为可能。

      2021年底,“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3个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打破种源依赖国外的局面。目前,国产白羽肉鸡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25%。

      “吃鸡”不被“卡脖子”,背后是持续健全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

      伴随种业振兴行动深入推进,种业创新攻关实现重要突破。2021年以来,我国启动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实施新一轮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包括白羽肉鸡在内的更多品种摆脱对国外进口种源的依赖。

      “我们以市场为导向,满足消费者、养殖者和制种者三方面需求,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支撑的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商业化育种效率。”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桂琴说。2023年,公司自主培育的“沃德188”出口坦桑尼亚,实现中国种鸡出口零的突破。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发展现代种业的骨干力量。种业振兴行动开展以来,农业农村部从全国3万多家种业企业中遴选出270家优势企业,构建了国家作物、畜禽、水产种业企业阵型,引导企业与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种业基地高效对接,相关企业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稳步提高。

      以隆平高科为例,公司建立了涵盖国内、国际市场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研发基地规模达1.3万余亩,包括全球最大的水稻育种基地等,组建起700多人的研发团队。“我们的杂交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种子业务发展迅速。”隆平高科董事会秘书胡博介绍。

      “种业振兴行动开展以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牵头承担的国家种业重大科研项目占比达60%,农作物、畜禽、水产国审品种中企业选育占比均超过六成,商业化育种体系逐步建立。

      保护知识产权,种业市场环境持续净化

      “研发出好种子,谁料却败给了‘仿种子’。”内蒙古向日葵协会秘书长陈海军一度感到无奈。

      2013年,由隆平高科下属公司三瑞农科主导研发上市的杂交食葵种,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食葵种业的垄断地位,每亩种子成本下降了一半。

      与此同时,一些不法个人和企业从中嗅到了“商机”——“仿种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登记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行为主要指盗用他人亲本、仿冒或套用他人品种的现象,直接侵害品种原始创新者权益,严重扰乱种业市场秩序,最终损害农户利益。

      瞄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短板,农业农村部启动登记作物品种“仿种子”专项清理工作。3年来共发布6批品种撤销公告,全面完成向日葵“仿种子”清理,并扩面提速加快推进黄瓜、甜瓜、西瓜、油菜、番茄等作物相关清理工作。同时,从严规范品种登记管理,加快构建登记作物品种DNA指纹图谱库。

      2022年3月1日,新修改的种子法实施,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从法律上加大对原始育种创新的保护力度。

      目前,食葵原创种子的市场占有率加快恢复,有效鼓励农民选购良种,亩产和收益较清理前均提高10%以上。

      “种业市场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开展育种研发创新的动力更足了。”三瑞农科向日葵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冯九焕说。2023年,三瑞农科牵头成立了向日葵种业创新联合体,以抗菌核病、高油酸等品种为突破口开展重点攻关。

      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阶段性任务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聚焦“五年见成效”的目标任务,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确保到2025年再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实现由多点突破向整体提升转变,推动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进一步健全优势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促进种业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初步形成。

      来源:人民日报

      图片: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