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甜菜夜蛾在局部田块暴发为害
发布时间:2022-08-01
一、发生趋势
预计甜菜夜蛾在晚播大豆、玉米和花生等田块偏重发生。
二、预报依据
1.灯下蛾量、田间虫量持续偏高。受5月以来全省降水偏少、温度偏高特殊气象条件影响,甜菜夜蛾灯下蛾量、田间虫量持续偏高。截至7月26日灯诱调查,萧县单灯累计诱蛾8386头,是近3年同期均值的7.3倍,7月18日峰日蛾量达712头;高空测报灯单灯累计诱蛾28118头,7月18日峰日蛾量达2109头。砀山县单灯累计诱蛾1809头,界首市单灯累计诱蛾701头,蒙城县单灯累计诱蛾1067头,均显著高于近年同期量。田间调查,萧县大豆田甜菜夜蛾被害株率一般为3.8%-100%,平均为59.1%,百株虫量一般为3.8头-40头,平均为21.6头;蒙城县大豆田甜菜夜蛾百株虫量平均为3.3头,最高9头;临泉县大豆田甜菜夜蛾百株虫量平均为2.0头,最高13头;界首市玉米田甜菜夜蛾被害株率平均为4.0%,百株虫量平均为2.9头;萧县玉米田甜菜夜蛾被害株率平均为3.3%,百株虫量平均为0.7头,均高于近年同期值。
2.寄主条件有利。当前晚播大豆刚进入分枝期,晚播玉米多处于小喇叭口期,晚播花生多处于开花结荚期,植株嫩绿,食料条件好,利于甜菜夜蛾等害虫取食。
3.气象条件有利。据省气象部门预报,7月30日至8月18日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以上,高温日数偏多,有伏旱发展,利于甜菜夜蛾等害虫发生。
三、防治技术意见
1.成虫防治:利用甜菜夜蛾成虫趋光性,可设置杀虫灯,结合糖醋液、性诱剂等诱杀成虫,减少虫口基数。
2.幼虫防治:(1)生物防治。抓住卵孵至低龄幼虫阶段,选用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等进行防控。(2)化学防治。抓住低龄幼虫阶段,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虱螨脲、茚虫威、氟铃脲、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防控。虫龄复杂时,可选择混配或复配制剂,添加相应的助剂,提高防治效果。施药时间选择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注意不同作用机制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严禁使用禁用限用农药。
附件下载